南雪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野史

盐碱土养宝宝好不好吃盐碱地上养鱼虾挣钱修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6日    点击:[8]人次

最近,一场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的观摩会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举行。景泰县利用盐碱水和盐碱地发展水产养殖,既实现了“变害为宝、变废为宝”的目的,填补了全市乃至全省碱水鱼虾养殖的空白,也有助于修复生态环境。

一、昔日良田变为荒芜的盐碱地

甘肃景泰县是黄河中上游重要的高扬程灌溉农业区,景电提灌工程灌溉着全县90%的水浇地。但因历史局限,工程有灌无排,浇灌区域处于狭长封闭盆地内,长期的大水漫灌,致使地下水排泄量远小于入渗补给量,每年盐碱回归水达4000万方,加之景泰干旱少雨,蒸发量是降雨量的16倍,土壤盐分大量积存地表,危害农作物生长。

目前,全县近27万亩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危害,并以每年5000亩的速度蔓延。昔日的良田沃土变成了“夏季水汪汪、冬天白茫茫”的荒芜之地。

二、“以鱼还田”治理盐碱

一方面景泰县通过“挖渠疏水”的方式排碱,另一方面,在实地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渔还田的“治本之策”。

2016年,景泰县决定在盐碱危害区利用盐碱回归水和撂荒弃耕地发展水产养殖,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修复生态”的工作思路,为盐碱地治理提供了重要遵循。

2016年,景泰县开始进行盐碱地治理水产养殖试验,投放的5万尾虾苗,成活率60%以上,产量达415斤;鲤鱼、鲫鱼、鲟鱼等品种,在盐碱水中生长正常并安全越冬。

三、增收与生态环境改善一举两得

试验证明,盐碱水不仅适宜鱼虾养殖,而且养殖的鱼虾品质好、味道鲜。同时,在盐碱区开挖鱼塘后,周边耕地的土壤盐分也淋溶到鱼塘之中,再造新田耕作层的PH值由8.8下降至8.2,盐分由1.40%下降至0.60%,符合多种耐碱植物的生长。开挖100亩鱼塘,可抬田造地60亩,周边耕地也可恢复耕种。

目前,景泰县抬田恢复耕地1200亩,改良治理盐碱地7000余亩,抬田种植的大麦、葡萄、甘蓝、芹菜、向日葵、甜高粱、西红柿长势良好,栽植的苗木成活率在85%以上,周边耕地地力逐步恢复,枸杞、红枣产量不断提高。

致富点评:

目前,我国近期具备良好农业改良前景的盐碱地有1亿亩。如果合理改造利用后,可新增耕地面积6500万亩,可大幅度提升3500万亩盐碱地的农业生产能力,每年可增加200亿斤以上的粮棉油产量。

所以盐碱地改良成功后所能带来的生态改善和经济效益不容小觑。

实习编辑:夏晓草

编辑:张程

责任编辑:张磊

找到我们: 微博、微信名都叫《致富帮》

《致富青年帮》广播节目收听: 中波收听:AM720(华北、华东部分地区)

网上收听:央广网(www.cnr.cn或country.cnr.cn)

致富帮,助您

打开财富之门,点亮人生梦想!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官网

空中美语杂志官网

黑龙江科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