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心胸狭窄其实历史上的周瑜完全不同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1日 点击:[16]人次
周瑜心胸狭窄?其实历史上的周瑜完全不同
《三国演义》中,周瑜忌妒贤能,“既生瑜,何生亮!”仰天长叹后,被诸葛亮激怒至死。事实上,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与演义中大不相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另外,周瑜还是一个精通音律的大帅哥。周瑜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在江东家喻户晓了,“吴中皆呼为周郎。”翻译到今天的“郎”字就是“小哥哥”的意思,当然,只有帅哥才能叫小哥哥。周瑜在音律上也颇有造诣。
据《三国志》记载,周瑜精通音律,即使喝了酒,他仍然能听出演奏音乐的错误,并且回头去看弹错的那个人。当时,大多数弹奏的人都是女子,据说当时很多乐师为了得到周瑜一顾,会故意弹错曲子。其风流才情大致于此。
说到周瑜就不得不提到赤壁之战了,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周瑜用非凡的勇气和策略创造了奇迹,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认为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借东风的功劳很大,实际上在这场战役中,跟诸葛亮完全没什么关系,巧借东风、草船借箭都是杜撰的。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撸灰飞烟灭”,苏轼的这句词中的“羽扇纶巾”就是周瑜,所描绘的是周瑜带三万人马在赤壁打败的曹操的场景。
据《三国志》记载,周瑜“性情博大,功成名就”,从中即可见周瑜的个人魅力,可惜天妒英才,公元210年,周瑜领军西进时病逝,年仅36岁。
小结:
历史上的周瑜是个近乎完美的儒家将军,不是大家认为的自己无才,还嫉恨诸葛亮的小肚鸡肠之人。《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其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毋庸置疑,但毕竟不是正史,其中加入了作者罗贯中的个人主观意识创作而成,大家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