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雪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北京松柏春宇电器维修服务部游圆明园四宜书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4日    点击:[3]人次

作者:飞行的书卷

地点:北京圆明园绮春园四宜书屋

时间:2022年8月26日

先前我介绍了圆明园绮春园里的四宜书屋,它属于绮春园四季景观五大建筑之一。但是,圆明园里还有一个四宜书屋,属于圆明园40景之一。

圆明园里的这两个四宜书屋,可以说是最难找的两个地方!无论是问那些长年泡在圆明园里的老油条,还是通过百度导航,都无法找到它们!问人,一问三不知;导航,输入无地名。即使两步路地图导航,也没有这两个地名。所以你没法确切知道它们的位置。如果问我这两个四宜书屋哪个更难找?那肯定是绮春园那个四宜书屋!因为它目前属于禁地!被铁栅栏围起来,里面荒芜一片!

独探圆明园绮春园四宜书屋遗址惊魂记

圆明园40景的四宜书屋,问了很多人也一无所知。幸运的是,当我问一个带着孩子的妇女时,她说可以看看景区地图,一起去找!果然,景区圆明园地图上标注了它的大体位置!然后我们三人根据方向按图索骥,进入一片荒草,竟然被我们找到了!

与母子俩寻觅圆明园四宜书屋:

这个四宜书屋,建成于雍正年间,当时叫“春宇舒和”。雍正帝十分喜爱此地,曾在此地效仿王羲之,做饮酒流觞。并命宫廷画家郎世宁画十二月令行乐图,其中“四月流觞”就是在此地,也是后妃的寝宫之一。

视频:我们三人找到了四宜书屋遗址

视频加载中...

乾隆中叶改建为安澜园,是一处园中之园,乾隆九年(1744)挂乾隆御书“四宜书屋”匾,有别于绮春园四宜书屋。

视频:四宜书屋遗址实拍,荒草丛生,晚风摇曳

视频加载中...

四宜书屋,位于福海北侧的山水之间,在北远山村的东南方,廓然大公东北面,西峰秀色以东,有东西船坞各二所,北岸即为四宜书屋,有殿堂5间。东西长150米,南北长170米,面积255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400多平方米,而“藏舟坞”规模较大,建筑面积就有大约800平方米。

乾隆二十年(1755),春宇舒和夏馆含清楼失火。乾隆南巡时曾往游杭州湾畔海宁一陈姓隅园,喜其结构至佳,仿照该陈氏隅园所建,因四宜书屋左右前后路径位置,与陈园曲折如一无二,故赐名安澜园。正殿称安澜园,东南为葄经馆, 又南为采芳洲,其后为飞睇亭,东北为绿帷舫,西南为无边风月之阁, 又西南为涵秋堂, 北为烟月清真楼。楼西稍南为远秀山房,楼北渡曲桥为染霞楼。以上十大建筑,被称为安澜园十景。

四宜书屋,为安澜园正殿,三间前后出廊,外檐悬挂雍正帝御书“四宜书屋”匾。书屋为安澜园十景之一,乾隆曾在此留下不少诗句。乾隆二十八年(1763)《题四宜书屋》:“旧屋重修葺,无多点缀为。松窗就老干,菊砌绕新蕤。霜落澄池底,林疏露巘姿。如询即景句,端是与秋宜。”

四宜书屋为何取名“四宜”呢?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乾隆御诗《四宜书屋》这样描述:

春宜花,夏宜风,秋宜月,冬宜雪,居处之适也。冬有突厦,夏室寒些,骚人所艳,允矣兹室,君子攸宁。

秀木千章绿阴锁,间间远峤青莲朵。

三百六日过隙驹,弃日一篇无不可。

墨林义府足优游,不羡长杨与馺娑。

风花雪月各殊宜,四时潇洒松竹我。

由此可看出,四宜书屋是一处与季节契合的绝佳读书处。以上乾隆诗句,得做三个名词解释,诗意就豁然开朗了:

长杨:秦代宫殿的名称,汉代再事修饰作行宫之用,因宫内有垂杨数亩而得名。

馺娑:汉代宫殿的名称,在建章宫内。“馺娑”本意为迅马飞奔之状,以此命宫名,言宫之大,迅马也得行一日方可遍游此宫也。

潇洒松竹我:松,言松柏之有心;竹,言竹箭之有筠;两者皆比“我”心之潇洒。此句从苏东坡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化出。

另外,由于四宜书屋是仿建,有必要了解一下陈氏隅园及安澜园。

以下资料来自圆明园研究院整理:

陈氏隅园是大学士陈元龙、翰林院编修陈邦直父子,在海宁盐官镇的一座花园。乾隆南巡期间,曾在此园中居住。乾隆第三次南巡后,还把隅园图样带回北京,以便随时观览。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第四次南巡再到海宁,住在安澜园。乾隆四十五年(1780)第五次南巡、乾隆四十九年(1784)第六次南巡也都临幸海宁,依旧住在安澜园。因此,人们据此甚至附会出一段离奇的故事,传说乾隆为海宁陈家的子嗣。

其实,乾隆皇帝喜爱隅园并赐名“安澜园”,乃是有感于国计民生以及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希望海清河晏,天下太平。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帝第三次南巡,从西湖行宫起程至海宁,在隅园住下。次日清晨,乾隆帝被潮声惊醒,“睡醒恰三更,喧闻万马声。潮来势如此,海晏念徒萦”。乾隆帝当天沿海塘东行到达尖山。从尖山回来,乾隆皇帝仍在园中住下。安详静谧的隅园遥对桀骜不驯的钱塘江潮水,让身在园中的乾隆帝激动不已,当即命人展纸研墨,御笔题写“安澜园”三个大字。

视频:安澜园遗址实拍

视频加载中...

而乾隆在圆明园内仿照海宁隅园建造安澜园,是因为喜欢其园林结构、氛围,同时也是为了寄托“愿四海之内江河之澜皆安”的期盼。其御制《安澜园记》中就有解释:“安澜园者,壬午(按:乾隆二十七年)幸海宁所赐陈氏隅园之名也。陈氏之园何以名御园?盖喜其结构致佳,图以归……就四宜书屋左右前后略经位置,即与陈园曲折如一无二也”。“彼以安澜赐额,则因近海塘,似与此无涉也。然帝王家天下,薄海之内均予户庭也。况予牵念塘工,旬有报而月有图,……安澜之愿,实无时不廑于怀也。由其亭台则思至盐官者,以筹海塘而愿其澜之安也。不宁惟是,凡长江、洪河,与夫南北之济运,清黄之交汇,何一非予宵旰切切关心者?亦胥愿其澜之安也。是则予之以安澜名是园者,固非游情泉石之为,而实蒿目桑麻之计。所为在此,不在彼也。”

乾隆三十九年(1774)《四宜书屋》亦云:“图来陈氏隅园景,构筑居然毕肖观。每月奏闻涨沙势,何曾一日忘安澜。”

艺术品鉴

美与时代期刊

租售情报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