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雪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养生吧大成拳大成拳养生真传书籍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18日    点击:[15]人次

养生吧大成拳 大成拳养生真传书籍

养生吧大成拳 大成拳养生真传书籍

中国大成拳网络课堂 站桩 养生桩(二)

三、养生桩的操作方法(略)

四、意念调配与精神假借

前面我们已在“桩法训练”中介绍了各种桩法的特定意念活动,如“头如线吊” “双手抱球” “手按水中漂木”等等。这些意念活动的目的,主要为帮助初学者以抽象思维方式来正确地掌握姿势,体会力量,抑制杂念,放松入静。除了每式特设的意念活动以外,还有通用的意念活动。这些通用的意念活动,适合于各种功法练习,初学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练功方式,以达到放松人静的目的。

(一)淋浴活动

设想自己站立在浴室的水龙头下,适合自己身体的温水,从头顶,经身躯,慢慢地流到脚背,渗入地下。随着水流,全身的肌肉从上而下逐渐放松,一次接一次,在轻松舒适的感觉中,渐渐忘却自我。

(二) 直立水中活动

设想自己站立在适度的水中,水从不同的方向流向身体,时而从前往后流,时而从后往前流,时而往左,时而往右,水没胸廓,身体随之四面微靠,半睡半醒,混混沌沌。

(三) 蹚泥活动

设想自己在深没脚踝的泥沼中行走,欲动又止,欲止又动,虽有阻力,仍能缓缓前行。

(四) 集散活动

将注意力集中于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点,然后从这一部位(伤、病部位)向四面八方扩散乃至全身,再从全身向这一部位集中,如此反复,能促进气血流通,解除疾病。

(五) 依靠活动

设想自己全身依靠在柔软舒适的物体上休息,轻松愉快,无忧无虑,悠然自得。

(六) 远听活动

凝神静息,用耳聆听各种声音,由近及远,从听明显的声音,到听细微的声音;从听身前、身后的声音到听四周的声音;从漫无边际地听,到专注地听。这种活动能使人注意力集中,尽快人静。

(七) 听之任之活动

初练功者,往往杂念很多,不易人静,可采取听之任之,顺其自然,来者不拒,去者不留的方法帮助入静。假想自身好似一座洪炉,杂念好比雪花,飘到炉中,自我熔化。

(八)静观活动

设想自己站、坐或卧在舒适优美的地方,周围鸟语花香,清风徐徐,使人心旷神怡,达到迷离忘我的境界。

“意念”是帮助练功者克制杂念、诱导入静的一种手段。大成拳养生桩是一种双重训练,既练身体,又驯精神,所以克制杂念十分重要。人的思维是广泛的,尤其是成年人杂念更多。排除杂念并不容易,不能急于求成。大多数初学者把杂念看成是一个负担,刻意求静,却往往事与愿违,愈追求愈急迫,负担愈大,前念未消,后念又起,连绵不尽。不仅不能入静,反而使人烦躁不安。再说,意念是对杂念而言的,意念太轻,杂念易来,意念太重,产生僵硬。怎样才是正确的意念方法呢?即“不可用心守,不可无意求;用心着相,无意落空;若即若离,似守非守”。

五、注意事项

(一)桩式选择

在站桩之前,首先应当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桩式,选择的原则大致是:对于病重不能起床者,可选用卧式,待身体有所恢复,能站起来之后,即可釆用坐式。因为人体在直立的情况下,气血更易于畅通。体格强健者,则宜采用撑抱式和其他站立的桩式进行锻炼。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者,可选用提抱式;消化系统病患者,以扶按式疗效较好;神经衰弱、关节炎、陈年老伤等患者,可选用混元桩。总之,要坚持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的原则,不拘一格,不强求一律,能站着练就不坐着练,能坐着练就不躺着练。

无论采用哪种桩式,一旦选定,就不要随便更换。各种桩式虽然动作有所不同,但其作用却是殊途同归,练好一种,可以触类旁通。如果见异思迁,各式都练,就会什么也练不好。俗话说:“少则得,多则惑。药不在贵贱,治病则优。功不在高下,健身则良。”因此,决不能好高鸯远,朝秦暮楚,今天试这种,明天练那种,甚至同时试练好几种,如此练功,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消耗体力,不论花多大工夫,也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

但是,当一种桩式练得有较深刻体会或明显的养生效果时,也可以试着再选择另一种桩式,进行新的体验,或作为辅助锻炼。

(二)环境要求

环境,大致可分为视觉环境、听觉环境、空气环境和气候环境四大类。

视觉环境:最好选择视野宽广、一望无际的开阔地带站桩。如站在高山之巅,使千山万水尽收眼底,足下万物一览无余,以增强开阔感和舒适感。在城市,可选择高层建筑的阳台或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的公园练功。冬天或雨天,可在室内练习。没有花草、树木等优美的环境,练功者可釆用想象的方法,臆想周围鲜花盛开、鸟语花香,开创一个人为的视觉环境;对那些杂乱的扰乱视线的物体,可“视而不见”;不管选择什么场地练功,只要避免强光直照,冷风直吹即可。

听觉环境:清晨和夜晚是练功的最佳时间,既清静,又少干扰。不过,大成拳的训练是一种自我修炼,在嘈杂的听觉环境中,可以釆用“听而不闻”的方法闹中取静,以达到“清静无为”之目的。至于微风轻吹,小虫低鸣,声乐婉转悠扬,不但不妨碍练功,而且还可帮助放松入静。

空气环境:由于练功中呼吸深长,需氧量大,新陈代谢加强,所以站桩时空气必须清新。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避开人为的空气污染,我们在练功时,应尽可能地把站桩的位置选择在污染源风向的上方,这样可少受其害。清晨,空气清新,万物复苏,练功应尽量早起。

气候环境: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是人力不可逆转的自然变化。有志于练功者,决不能因为气候的变化而随意停止练功。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固然是练功的好时光,但一年之中不会四季如春。古人提倡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要求练功者要持之以恒。当然,考虑到练功者的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情况,能尽量避免冷冻、曝晒和潮湿、水渍无疑更好。

(三)时间安排

练习大成拳养生桩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一天24个小时都可以安排练功。有些人经常倒班或出差,只要你善于利用时间,灵活安排,这个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如出差者利用购票、等车的时间,倒班者利用工间或其他零碎时间进行锻炼,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生活有规律者,应尽量将练功时间安排到早晚,练功时间的长短,可根据各人的情况而定,从每次五分钟开始逐渐延长到30分钟以上或1小时左右。如果时间充裕,练习中又难以持久,可以练一会,休息一会,如此交叉进行,直至能安安心心进行长时间练习。

除此以外,站桩时还要注意:衣着大小要合体、厚薄适度;不饥不饱;排除大小便;正确控制运动量,做到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既要在锻炼中使潜能发挥出来,又不要过分消耗体力。需要指出的是,学者千万莫被各种框框所束缚,一切以舒适自如为原则。正如王芗斋先生所说:“莫被法理拘。”只要做到“周身放松,精神集中,呼吸自然”就可以收到显著的成效。

六、练功反应

由于各人的体质不同,病情不一,练功目的各异,练功中会出现各种反应,对这些反应,一般不要去介意。为了帮助学者正确对待练功中出现的反应。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正常反应。

(—)肌肉震颤

这种现象出现于某些初学者,刚开始站桩不久,身体肌肉就颤抖不已,不能自控,尤其腿部颤抖者多。出现这种现象,不必着急,可以任其抖动。事实上,这种情况对于疾病的治愈有益而无害,但不要人为地助长。一段时间以后,这种现象便会逐渐消失,到时,便可进入“不动”之佳境。

(二) 身体摇晃

通常情况下,人在站立时,只要闭上眼睛,就会出现前后摇摆的现象,由此可见,站桩时出这种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可以说,这种摇晃是人体自身进行调整、寻求平衡的一种表现。

(三)麻胀感

练功初期,会感到皮肤发麻,尤其是手掌和脚掌部位感觉强烈,有时会出现红白相间的斑点,属正常现象,久之自然消除。

(四) 温热感

练功时,感觉身上某部位有一股热流在流行,或者全身发热,并伴有微汗,这是气血流通的好现象,即“气不运而自行”。但不能追求,要任其自然发展。

(五) 空洞感

有些人在练功时,觉得身体空空洞洞,只有空壳存在,这是练功的较高境界。

(六) 失去感

在练功中,有的人感觉身体某部分好像没有了,如两手、躯干、头部等等,如两脚扎进地里,两腿如撑天大柱。这时,头脑中杂念很少,入静程度较深,可谓达到了 “内无心身,外无世界”的境界。

(七) 整体感

全身似被凝固,动弹不得,两手欲撑不开,欲合不拢,欲抬不起,欲放不下,人体与外界形成了整体,这是站桩中的髙级境界。

(八) 疼痛感

有些疾病患者,练功初期会感到局部疼痛加重,一般来说,这是通过练功后气血冲击病灶的表现,符合“痛则不通,通则无病”的中医原理。

(九) 酸痛感

一般初练者都有这种表现。例如,身体感到不自在,局部出现酸痛,特别是两肩,尤感强烈。这是因为局部肌肉紧张造成的。虽然我们强调放松,但仍需一定的力量维持人体间架以保持平衡,况且,放松也需一个较长过程,因此,对于这些现象不必介意,久则自行消退。

(十)蚁行感

皮肤上似有蚂蚁爬行之感,一般成线状延伸,其痒难耐,这是气血流行表皮所致,无需理会。

此外还有打嗝、流泪、虚尿、腹鸣、放屁、打呵欠、口水增多、关节咯咯作响等等,这些都是练功中的正常反应,全然不必介意。

(未完待续) 【 七、养生桩三要素 】

拳 德 道 大 成!

感谢阅读!

我是@大成皇恢弘

欢迎关注 点评 留言探讨!

广点通开户有返点吗

62783com

u渠道人脉实名认证免费对接艾奇在线旗下实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