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添加辅食的原则与误区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3日 点击:[19]人次
宝宝添加辅食的原则与误区
在婴儿阶段,母乳当然是宝宝最理想的食品,但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大约四个月开始,光吃母乳或者婴儿配方奶已经无法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所以这段时间,除了原先母乳或婴儿配方奶之外,另外还应给予宝宝一些固体实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辅食。辅食包括米粉、泥湖状食品以及其他的一些家制食品。辅食是完整均衡的营养,对成长中的孩子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0岁阶段的营养给予,更是奠定宝宝一生健康的根基。
添加辅食的原则
1、添加的辅食必须与宝宝的月龄相适应。
不同月龄的婴幼儿的身体发育不一样,需要对应的不同的辅食。比如过早添加辅食,宝宝会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现呕吐和腹泻,消化功能发生紊乱;过晚添加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甚至会因此拒吃非乳类的流质食品。
2、一种到多种按照宝宝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
开始只能给宝宝吃一种与月龄相宜的辅食,尝试3~4天或一周后,如果宝宝的消化情况良好,排便正常,再尝试另一种,千万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增加好几种。宝宝如果对某一种食物过敏,在尝试的几天里就能观察出来。
3、从稀到稠。
宝宝在开始添加辅食时,都还没有长出牙齿,只能给宝宝喂流质食品,逐渐再添加半流质食品,最后发展到固体食物。例如:米糊→粥→软饭。
4、从细小到粗大。
宝宝的食物颗粒要细小,口感要嫩滑,锻炼宝宝的吞咽功能,为以后过渡到固体食物打下基础。在宝宝快要长牙或正在长牙时,妈妈可把食物的颗粒逐渐做得粗大,这样有利于促进宝宝牙齿的生长,并锻炼他们的咀嚼能力。
添加辅食的误区
误区一:
宝宝四个月了,应该添辅食了。
是否应该添加辅食,也不是看月份牌,而是看宝宝是否准备好了接受辅食。过早添加辅食,对于宝宝的健康有百弊而无一利。
误区二:不及早添加辅食,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
如果说开始添加辅食对于宝宝有什么补充,重点也不在营养,而是宝宝胃口大了,单纯依靠母乳已经不能够吃饱,需要额外的食物。
在一岁之内,宝宝的主要营养来源是母乳,而不是辅食。
误区三:添加辅食后,就应该给宝宝断奶。
有些宣传手册上把辅食称为“离乳食品”,并建议母亲将辅食替代母乳,这是不正确的信息。辅食之所以称为“辅”食,正是因为它是辅助母乳的食品,绝非取而代之。
任何事情都要经过一定的阶段才会成为习惯,而宝宝一吃辅食就哭很可能就是不习惯的表现,而引起这种表现的原因很多,口味或者做法单一简单等都是原因,现在我们具体看看宝宝一吃辅食就哭各种原因和解决方法。
宝宝一吃辅食就哭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宝宝喝奶太多,辅食做法单一简单,是宝宝不爱吃辅食和宝宝一吃辅食就哭的原因。专家建议妈妈们换种做辅食的方法,比如如果宝宝喜欢自己拿着吃,妈妈就把辅食做成各种面包酥条像宝宝手指粗细大小或者豆腐肉饼等等,引起宝宝自己想吃的欲望。此外,妈妈们要丰富辅食菜谱,每天都要吃一个蛋黄,稀饭、鱼泥、菜泥、肝泥、水果泥、橘子汁、米粉等可以选择,每天三顿辅食,四顿奶,交错来喂。
2、宝宝不饿或者心情不好,就会出现宝宝一吃辅食就哭的情况。所以应该在喂奶前,宝宝特别饿的时候喂食辅食。而如果宝宝心情不好不想吃时,不要太强迫他吃以免适得其反,可以先让他尝尝,哪怕他只吃一口,多喂几次他自然就吃了。
如果妈妈已经尝试过以上方法,还存在宝宝一吃辅食就哭的情况,那可以先让宝宝习惯喝奶粉,要注意几个方面:
1、测试宝宝是不喜欢奶嘴还是不喜欢奶粉的味道,可以试着挤出母乳在奶瓶里给宝宝吃,如果他接受了,则代表他不喜欢奶粉的味道,可以试试换一个接近母乳味道的牌子。
2、选择合适的奶嘴。虽然再好的奶嘴和吃妈妈奶的感觉仍会不一样,但选择接近一点的奶嘴,会让宝宝更容易接受。
3、少吃多餐。
一顿吃很少的话,就多吃几顿。
4、及时添加辅食 2个月,就可以适当少量给宝宝喝些果汁了。
5、尝试除了奶瓶外的工具。大多数宝宝会接受小勺。
6、在宝宝不愿吃奶粉的时候,要发挥母乳的作用,给母乳多点信心,如果宝宝还没吃辅食,就要多吃母乳。
7、当宝宝逐渐开始喝奶粉的时候,就可以试着喂一些辅食了。
面对宝宝一吃辅食就哭的这种情况,妈妈最不该的就是自乱阵脚或者强迫宝宝进食,应该保持耐心、爱心、诚心,相信只要能维持这三心,妈妈们会很快就走出宝宝一吃辅食就哭的困境,让宝宝乖乖听话,慢慢接受吃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