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一个宝宝劳神费力怎么办妈妈尽心尽力孩子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6日 点击:[5]人次
妈妈为什么要特别完美?好累。
最近在网上看到几张育儿类的漫画,形象而深刻。说的是一位二胎妈妈,养老大的时候,极尽可能的精细,给孩子的物品消毒,避免孩子的病。结果养小宝的时候,看到小宝在舔地面,淡定地笑笑毫不在意。是因为妈妈不爱小宝了吗?不是的,大概是养老大的时候,耗尽了自己的“完美”,这个妈妈感到累了。
新手妈妈们,都对自己和孩子抱有极高的期望,务必尽善尽美。这种感觉就像第一次玩一款探索类游戏,每个角落都要摸索到,生怕错过了什么一样。然而越是渴望完美的妈妈,越是容易和孩子产生距离。
比如我家邻居的妈妈,83年的宝妈,养孩子的时候买了一车育儿书,听说做笔记比高考还认真。养孩子的过程,作为邻居我也是见识过的,可以说的非常精细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必须要务求“完美”。
孩子现在已经7岁了,天天跟妈妈在家里“闹天宫”,甚至被妈妈称为“问题儿童”。有时候听到孩子在家里嘶吼,对妈妈咆哮,还摔坏很多东西,就令我感到非常诧异。这个妈妈不是照着书本养的吗?为什么反而养得这么暴戾?我认为,问题就出在妈妈要求一切都“完美”这件事上。希望做“完美”妈妈有错吗?理论上,这是没有错的,只是落实到实际当中,你将会遇到的麻烦将会堪比天高。
两个心理盲区,是很多“完美”妈妈经常有的问题孩子:我是你的孩子,但不是你的私有财产
先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孩子天性是自由的,有的时候甚至是散漫的,所以需要家长给予约束。放任自流的孩子自然是不行的,但是无限追求“完美”的妈妈,有可能会把这种“追求”变成了“苛求”。在潜意识里,妈妈们会有一个底层逻辑:我如此精益求精,你就必须达到我的高要求。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是妈妈对付出产生的必要期待,否则她拿什么来支撑消耗巨大的精力成本?
于是,这就变成了日后我们经常听到的“爱的枷锁”。太追求完美的妈妈,会无形形成一种压力,希望孩子事事都照着自己的剧本走。孩子的天性又是如此渴望“自由”,坚冰遇到烈火,我邻居家的情况,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了。所以说,对孩子来说,他认可成为你对孩子,但是他不能认可当你的私有物品,随意给你摆弄。
妈妈:我只是想当个好妈妈,怎么这么累
下过棋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件非常消耗心力的事,当一个“完美”妈妈也是一样,必须要算清楚自己想要给孩子的东西,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一步一步,苦心经营,生怕行差踏错。就像在冰上行走。所以很多妈妈,开始不断学习,给自己设立一堆条条框框,也给孩子树立同样严苛的条框,必须要把孩子养成人中龙凤。她与孩子相处的每时每刻都是焦虑的,这样的妈妈很疑惑,为什么我想当个好妈妈,却这么累。
就像我的邻居,那个新手妈妈。她每天绷的很紧,所以她才会对我说,养孩子堪比她当年高考。你说这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怎么可能让亲子关系变得融洽?心理压力成为负能量,在母子之间传递,甚至会影响她老公,乃至老一辈。我可以想象,这个家庭的风声鹤唳。我想到了董卿,她生活在一个高知家庭,家里对她的要求就是这么“完美”,而她的父母也都是如此“完美”过来的。可她说,她虽然感谢当年的严苛,但是她没有感受到幸福。
或许“完美”妈妈需要一块板子我也是当妈妈的人,我的孩子在慢慢长大。我特别明白为什么一个妈妈对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如此劳神费力。想必更多的妈妈应该都能理解,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谁甘心孩子因为自己的疏忽而落后于人?但是,过刚易折,太紧绷的气氛,只会造成火药桶般的家庭氛围。
然而,我看到某个社交平台上,有人分享了一个他们家的日常,让我感触颇深。那个家里的妈妈也是“完美主义”的妈妈,但是她不焦虑,孩子也与她很融洽。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家里准备了一个挂在墙上的大黑板,黑板上有三个区域,一个是孩子的,一个是妈妈的,还有一个是爸爸的。他们约定,只要有什么不满,就写在黑板上,然后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讨论。孩子当时不会写字,就盖图章,一个图章说明了一个不满。
于是,这个黑板就成了他们家庭矛盾和压力的缓冲带,他们没有发生过剧烈的冲突。孩子也非常懂事听话。这位妈妈心中那点“完美”逐渐不再有“攻击性”,而是真的让孩子和自己都变得很优秀。所以,妈妈们如果太苛求“完美”真的好累,可能你家也需要这样一块板子,让整个家庭有个减震带。
不知道今天分享的内容有没有帮到你呢?我是一个4岁孩子的妈妈,我是蔓德育儿,做一个有想法的妈妈。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给我留言,我会尽可能答复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