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雪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

虎式育儿弊大于利虎妈教育是不是适合所有家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4日    点击:[4]人次

大家好,我是蔓德育儿,“虎妈”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我的身边,这里的虎妈不是指得脾气暴躁的妈妈,而是特指那些严格自律,并且严肃要求孩子的母亲。就像我的朋友,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女孩子,个性要强,什么都要争第一,有了孩子之后,也要孩子变成第一,在育儿上,有着无比强烈的情绪和执着。

据我所知,“虎妈”这个词来源于2011年,耶鲁大学法学教授、两个女儿的母亲蔡美儿(Amy Chua),她出版了一本关于她为人父母的方式的书,名为“虎妈”。她在书中写道:“西方父母努力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追求真正的激情,支持他们的选择,并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培育的环境。相比之下,中国人认为保护孩子的最好方法,是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并装备他们技能、工作习惯和内心的自信,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带走的。”

于是一个中国的母亲融合了西方的育儿理念之后,产生了中西方育儿的火花,创造了虎妈这个词,她自己本身就很优秀,同时她通过精英育儿的方式,让孩子的成长也向着精英的方向发展。然而,“虎妈”本身在中西方都存在一些争议,比如美国的作家金·帕克,就说到“虎妈这个词,同时具备消极和积极因素。”

那么“虎妈”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借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黑泽尔·罗斯·马库斯博士的话来说:“虎妈这个概念是建立在亚洲,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的价值观上的,这种价值观里充满了亲子之间牢固而坚定的关系,但实际上在欧美并不适用,底层的原因不是教育方法上,而是社会观念上。”

所以,虎妈就是在这种东方文化熏陶中,沉淀在母子关系里,牢固的社会形态,它促使母亲在应对高负荷的现代社会竞争前提下,仍然要努力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理,以达到精英目标的状态。

站在一个中国母亲的角度,我认为虎妈不是谁创造出来的词汇,而是中国女性在女性权利的道路上找到的探索之路。很多妈妈不甘于当一个家庭的绿叶,一个清扫机,她们本身非常优秀,比如我的同班同学,会茶道、击剑,长得非常漂亮,可以说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孩,结婚生子之后,她和家庭以及和孩子之间的平衡起初有些失去重心,整日进入喂奶补眠的状态中,让她感觉很不好,老公还要她干脆全职在家带孩子,她当然不能忍。

一个优秀的人,有着优秀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孩子2岁半的时候,她通过规划自己和孩子的作息,不仅考取了几个证件,重新成为职场红人,把孩子也打理的井井有条。这就是“虎妈”的风采。

“虎妈”就缺乏温情吗?

很多人听到这个词,常常与“狼爸”或者“鹰爸”结合起来,我们也听说过,数九寒天让四五岁孩子赤膊在雪地里跑的“狼式教育”的父亲,说真的,我个人是不太认可这种教育方式的,虽然孩子的意志力需要锤炼,但一方面是要考虑年龄,另一方面要考虑孩子的特性,因材施教才行。

而我所知的虎妈,都是打铁自身硬的角色,比如我那个留学在外的姐姐,她告诉我她在带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从来都是在一个书桌上,互不干扰地忙碌,在孩子完全完成作业之后,会主动询问遇到的问题,两人再经过讨论解决问题。她从来都不会以家长的姿态去压着孩子学习,但她会以身作则地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

但是事物通常是两面的,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人类发展和家庭科学教授,研究了这种育儿方式,发现“虎妈”教育中,含有一种强烈的元素,那就是对孩子施压,这种施压因人而异,有的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羞辱。这也很好理解,哪个着急孩子成功的父母,没有对孩子咆哮过?但是,该研究同时也发现,这种施压是“虎妈”中“虎”字的组成部分,而另一半的母性,同样也非常浓厚。在这种教育中,母亲通常扮演的既是严厉的管理者,又是救世主的角色。

我认为,外国人研究充满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可能没有说太清晰,其实这就是传统中“严师出高徒”的家庭教育版。也是父母出自对孩子无私的爱不得不扮演的角色,有时甚至是强迫自己扮演的。

“虎妈”养育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家庭

育儿领域研究专家马库斯博士说:“在一项研究中,亚裔美国学生在解决问题失败后被要求考虑他们的母亲。这些学生表现出比他们思考自己更高的动机水平。相比之下,在有欧洲背景的家庭中,美国学生在想到自己的母亲时表现出的动机水平较低。”

然而,对亚裔美国人来说,积极的结果是有代价的:“有虎父母的学生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模式,那就是他们都有较高的痛苦和高成就。”同为育儿领域专家的兰金博士解释道。

对于很多厌恶这种养育方式的孩子来说,如果有人试图用威胁、贿赂或任何管教方式来激励他们,他们的自我动机就会动摇,甚至放弃努力和上进。

兰金博士还说:“这些孩子也能感受到高压力环境的焦虑和其他不利因素。这种压力是不可持续的,这些孩子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更有反抗性,特别是到了叛逆的年纪。”

但在一些家庭中,虎式育儿的紧密联系可以缓解一些疏离因素。“研究表明父母的爱和牺牲在一个温暖的关系中与孩子,可以战胜任何童年的怨恨和耻辱。”研究员帕克说。

最后,蔡美儿的孩子们表现得很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意识到我和妈妈越来越相似了。”蔡美儿的小女儿露露,告诉所有人:“我想我真的吸收了很多妈妈的价值观。我妈妈喜欢把这些小小的知识传授给我,现在我发现自己把这些知识,以一种非常母性的方式送给了我的朋友们。”

孩子最终是要面对社会的,我们作为家长采取很多方法,都是希望能让孩子站在更高的世界中去,所以才会有这种近乎鞭策的育儿方式,虽然它代表了中国父母在融合了西方教育理念的同时,对自身和东方文化的挖掘,同时也说明这些教育方式,属于个人属于个体,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所以,我对我的所有读者以及朋友说一句,育儿理念需要参考更多样本,找到合适自己和孩子的那一种,再进行家庭教育改造。不要盲目的看到他人获得的成就,就照葫芦画瓢,那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危害。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喜欢,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新丝路期刊

区域治理官网

匠心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