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三大关口剑门关函谷关雁门关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1日 点击:[19]人次
中国古代三大关口剑门关、函谷关、雁门关
《淮南子·兵略训》中曾言"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晋·左思《蜀都赋》也有"一人守隘,万夫莫向。"而李白更是在《蜀道难》中留下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名句。那么中国究竟有多少真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隘口?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大、小剑山中断之处,因关隘两旁的峰峦似剑,悬崖峭壁对峙如门,故称"剑门"。
剑门关是我国最著名的天然关隘之一,享有"剑门天下险"、"天下第一关"之美誉,又因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修筑栈道30里,设关守卫,故也称"剑阁"。
仙霞关
仙霞关古称古泉山,为中国古代最险要的关隘,古人称仙霞关为"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
仙霞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它与位于四川广元市南的剑门关、河南灵宝的函谷关及山西的雁门关齐名,是被誉为中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四大古关隘口之一。
仙霞关
仙霞关位于浙江省江山市的仙霞岭,地处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之交界处,素以雄伟险峻而驰名。
仙霞关东西与高山相连,南北有狭路沟通,汉朝朱买臣再向汉武帝献平定东越的计策时曾言道:“仙霞关一人守险,千人不能上。其山周围百里,皆高山深谷,登之者凡三百六十级,历二十四曲,长二十里。” 仙霞关的关门全部是用条石建成,并设有双重关门,关墙厚3米余,高5.5米,长60米,关门两边都是高山峻岭,倘若是关门紧闭,则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星星峡
星星峡雄踞于丝绸古道上的险关要隘,它是由河西走廊入新疆的必经之处,素有“新疆东大门”、"第一咽喉重镇"之称。
星星峡的四面峰峦叠嶂,一条S形的狭窄山路蜿蜒穿过其间,两旁则是危岩峭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星星峡因其山之上盛产石英石,每当皓月当空,山上石英石便晶莹闪烁,宛若满天星斗,故此得名为星星峡。
星星峡在清末也称猩猩峡,当年林则徐遭贬由星星峡入疆,呕心沥血的绘制了“全新疆地图”。1875年,左宗棠怀揣林则徐绘制的新疆地图,率6万湖湘子弟歼灭了入侵新疆的阿古柏,确保了新疆的寸土无未失,当左宗棠抬棺入疆,准备血洒西域路过此地时,他见星星峡关隘凶恶险峻,便将星星峡改称为猩猩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