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女生养猫会怎么样知乎学霸初二女生突然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8日 点击:[2]人次
“医生,我感觉自己没脸去学校了。”最近,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青少年心理专家奕權接诊了一位初三女生。这位女生非常要强、自觉,成绩优秀。早在初一时,就为自己设定了目标:要努力学习,每学期的成绩都比过去进步一点。
女孩子也确实非常刻苦,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但是,自从进入了学校前五后,女孩的“进步”就进入了“瓶颈期”,总是在三到五名之间徘徊不能再进一步。女孩一边逼自己,“能做好为什么不做到最好”,一边否定无法到达年级第一的自己。在这样反复纠结之下,女孩子钻进了“牛角尖”,越来越焦虑。晚上睡不好、睡不着;吃饭也没有胃口,每次只能吃下一点点。
到了后来,女孩连上课都无法认真听讲了,女孩要求在家休息一段时间。经过学校批准后,女孩在家休息,作息进一步混乱,而焦虑的情绪丝毫没有减轻。爸妈看女儿状态不对,陪着她到王医生这里来问诊。
王奕權说,接近中考、高考,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在增加,现在学习压力大,情绪波动大、心态“崩”了的孩子也很多。这个女孩子平时家里比较民主,父母和她交流、沟通很多,把她当大人一样对待,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是自己做决定,但父母缺乏有高度的指导。
这个女孩思想非常成熟,早在初一就确立了自己的目标。但毕竟还在青春期,女孩还没有抗压能力足够强的心智,目标定得过高,钻进了“牛角尖”。当达不到目标时,产生了情绪问题,否定自己。
王奕權为女孩开了一些调理身体的药,并要求女孩先把身体照顾好,再慢慢把学习“追”回来。同时叮嘱女孩的家长,要尊重女孩自己的选择,还要适时干预,让女孩放轻松一些。
王奕權说,从2017年至2018年,医院青少年精神(心理)门诊就诊量增加了30%;2018年至2019年,增加了50%,问题日益突出,大部分问题与家庭教育有关。
前段时间,一位初中女生的父母带着孩子来咨询。女孩喜欢养宠物,父母就为她买了一只小猫,但养猫以后,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下滑,父母认为是饲养宠物导致的,便将宠物给送走了。以往家里都是父母做决定,这次父母以为,把猫送走,孩子同样不会说什么。
没想到,这一次孩子跟父母“杠”上了,非要把猫送回来才肯罢休。父母认为自己做的没问题,孩子认为父母未经过同意把猫送走就是不行,反复纠结在“没经过同意”这件事里,跟父母反复闹别扭。
王奕權在了解了家庭的情况后,发现这个家庭的问题和第一个案例恰好相反:在这个家庭里,父母什么决定都替孩子做了,孩子只要管好学习就可以。恰好孩子到了青春期,哪怕觉得父母是对的,也容易出现逆反情绪,“我就是不希望你们来替我做决定”。
王奕權建议,家里如果有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做好几件事:首先,家长要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不能应付孩子,不要告诉孩子,“所有问题你自己想、自己解决”,要给孩子更高、更有效的指导;其次,家长不能用成人的角度来看待孩子,要尊重青少年思维发育的特点;最后,建议青少年多和同龄人玩、交流,家长不要过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