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司马懿都为自己的国家立下大功为何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1日 点击:[21]人次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为自己的国家立下大功,为何后世对他们的评价如此不同?
后世对司马懿和诸葛亮的评价为何不一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为自己的国家立下过大功,而且司马懿篡权也是无奈之举,如果司马懿不那么做可能自己就会被杀,难道保命也是一种错吗?但在历史上,后人对司马懿还有诸葛亮的评价差距非常大,基本上都是赞颂诸葛亮,贬低司马懿,难道只有让司马懿被曹爽诛杀才能换来赞扬吗?可能这就是英雄和叛徒的一念之差,虽然司马懿放弃了自己的名声,但换来了司马家的帝王之路。
确实,诸葛亮和司马懿都为各自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两人在各方面都很相似,为何最终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不一样呢?
第一,诸葛亮和司马懿都聪明,但聪明的用途不一样。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对诸葛亮智慧的最好诠释;一篇《隆中对》,三分天下计,是对他智慧的集中体现。
诸葛亮布衣出身,“躬耕于南阳”,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后,屡献奇策,战功卓著。助刘备火烧赤壁,大败曹魏;夺取荆益,三足而立;固守汉中,拥立刘备为王;白帝城托孤,匡扶幼主;讨伐雍闿、七擒七纵孟获;北伐中原,六出祁山。处处彰显诸葛亮的经天纬地之能和王佐之才,其智慧与才干显露无遗。
诸葛亮的智慧还表现在他的诸多发明上,木牛流马巧夺天工、孔明之灯千古流传、诸葛连弩威震敌胆。
及至后来积劳成疾,星落五丈原。
司马懿也确实才智过人,奇谋迭出,不失为旷世奇才。但他处处透露着阴险与奸诈。“鹰视狼顾之相”就是其内心阴暗与残忍的表现。而且司马懿的计谋大多用在了一己之私、算计别人之上,为自己,为自己的家族谋福利。缺乏诸葛亮忧国忧民的浩然正气。
第四,诸葛亮是一个悲情英雄。
当时的蜀国国土面积和魏国相比,只能算是弹丸之地,人口不及魏国四分之一,军队不及魏国十分之一,且人才凋零,五虎上将仅剩年迈的赵云。
纵使诸葛亮是一位千古奇人,也深知无法扭转乾坤。但是,诸葛亮从未放弃心中的志向和理想,依然为“匡扶汉室”而不懈努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浑身散发着悲情英雄的独特气质。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深受后世景仰。纵使他最后还是失败了,但他勇于抗争,自强不息的人格魅力由此得到了升华。
而司马懿最后通过运作,不但取代了魏国,还获得了整个中国,建立晋朝。但是,他所建立的晋朝,又很快灭亡,把国家带入动乱的深渊(至少他家教没做好)。所以,他虽然是成功者,同时也是毁灭者。
综上所述,用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来看,诸葛亮和司马懿得到的评价,显然是完全不一样的。诸葛亮是忠义贤臣,司马懿是乱臣贼子,所以,最后千古流芳的,自然是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