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大量黄金哪去了南京博物院老院长详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1日 点击:[13]人次
中国古代大量黄金哪去了?南京博物院老院长详列数据分析
中国历史,大约三分之二的时期是统一的,三分之一是分裂的。在分裂的时代,刀光剑影的政治势力的战争演出,“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的民间散勇的掠夺活动,让当世人动魄惊心。其中,疯狂的盗墓场面,则是屡屡重合的历史场景。可惜,这样常见的重大历史课题,很少得到史家的认真著述。由于近年来盗墓活动愈演愈烈,越来越具有普遍性、群众性和高科技性的特点,引起了一些写作高手的兴趣,出现了《盗墓笔记》、《鬼吹灯》一类的通俗盗墓文学作品,在文化商品市场上热销,而学术性或专业普及性的读物则很少。个人孤陋寡闻,只听说有殷啸虎、姚子民的《盗墓史》和王子今教授的《中国盗墓史》两种作品。真是惭愧,都未曾读过。
网络配图
编后语:上文为南京博物院老院长、九旬高龄的梁白泉先生为倪方六著《中国人盗墓史》所作的序,比原稿稍有改动。梁先生在序中所提出的问题和推断很有人价值,故在头条号发表出来,与网友分享。
对于梁先生认为两汉大量黄金可能被埋到地下,随葬帝王的观点,早些年在学术界也有人提出,但争议不止。因为,两汉的帝王陵大多被盗,那些黄金早重新流到地上,那么这些黄金哪去了?
对于中国早期大量黄金失踪之谜,学术界的观点很多,除梁先生在序文中所说随葬帝王外,还有:一、乱世之秋贵族把黄金大量窖藏起来,后来就失传了;二、丝绸之路开辟出来之后,中国用黄金购买西域珍宝,大量的黄金外流;三、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泥金写经、造像涂金,把大量黄金消耗掉了。
还有一种观点,也曾引起学术界注意,就是秦汉时中国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黄金,哪些所谓“金”实际上黄铜;另外有人认为,古代计量单位有重大误差,造成汉代“遍地是黄金”的假象。